□孫立梅
  《新聞晚報》將於明年1月1日休刊負債整合,這是“東方女性”周刊的最後一期。親愛的讀者,我們在此向您告別。
  “東方女性”周刊是《新聞晚報》和上海市婦聯在2000年共同創辦的關鍵字排名、上海市第一份女性周刊。創辦13年,到今天總共出版612期,“東方女性”周刊通過一篇篇報道,見證和記錄了上海女性快速發展和進步的“美麗”,也見證和記錄了她們在工作和家庭之間、經濟可以獨立和精神如何獨立之間輾轉的“哀愁”。
  翻看歷年來的周刊選題,負債整合快速和變化,是我們最為直接的感觸。
  剛創刊的時候,我們曾經根據採訪對象和內容,劃分出“職場”、“家庭”、“時尚”、“心理”等不同報道領域,那時候流行的職場“女強人”,跟“賢妻良母”幾乎是格格不入的。13年過去,當年捉襟見肘的單室內裝潢親媽媽的J·K·羅琳已經成了全球最賺錢的作家,而辣妹維多利亞已然把七公主當作最好的出街裝飾品,越來越多的女性也認識到了在工作之外“平衡”是多麼重要,但同時又是多麼艱難。
  女性人物台北港式飲茶訪談是周刊的重要內容之一。在採訪作家王海時,她透露過這樣一個細節:1994年她就完成了小說《牽手》,但因為涉及“第三者”的問題,投資方要求她務必把“第三者”寫成壞人,否則沒人敢投錢拍,即使拍了也通不過。直到1999年,電視劇《牽手》才與觀眾見面。13年過去,高離婚率、“小三”情節、“婚解三”出台等等,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已經習以為常。
    同樣是電視劇,2001年的時候,我們報道過電視劇《粉紅女郎》的火爆一時,由臺灣漫畫家朱德庸創作、劉若英飾演的“結婚狂”還不是那麼被內地觀眾理解和接納。13年過去,“剩男剩女”一詞早已經不新鮮,“萬人相親大會”已經舉辦過好幾屆,“單身”也已經不再是一種“怪異”的社會存在了。
    但是,在這些快速的變化之外,還有一些與女性切身相關的現象,至今沒有多少改觀。
    “男女平等”的口號雖然深入人心,但女性在職場中所遭受的隱性歧視依然存在,太多的女性中層在登頂的過程中受到障礙;“男主外女主內”的傳統雖然受到衝擊,但在家庭中承擔家務勞動、照顧子女的絕大多數依然是女性,現有法律卻並沒有對這部分無形勞動予以足夠的尊重和保護。
    就在這兩天,當《新聞晚報》休刊的消息被確認之後,我的一些年輕的女同事們,在面對外部的用人單位時依然會被問到:你結婚了沒?有小孩嗎?小孩多大?能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來嗎?更為尷尬的是,不僅是用人單位,我們也在捫心自問:我必須把多少時間留下來輔導孩子學習?繁忙的工作會不會影響到我照顧家庭?我要怎麼樣協調好工作與生活的關係?——我好奇的是,我們的丈夫在找工作時,是不是也像我們這樣瞻前顧後?
    在採訪臺灣女作家金韻蓉時,我曾問她:為什麼現代女性生活得這麼累?她說,因為我們過的是“雙生生涯”,我們承受著比祖輩們更多的責任和重擔。“出得廳堂,入得廚房”在我們身上,已經不是什麼溢美之詞,而是殘酷的現實。
    是的,女性面對的,就像是一場穿著高跟鞋的賽跑。套用狄更斯的名言:對女性來說,這可能是最好的時代。這可能是她們最累的時代。
    那麼,怎麼解決這個“累”呢?我採訪過很多成功女性和社會專家,一個看似虛無縹緲、但可能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:先解決好“我”的問題。不要羞於把“我”放在工作、家庭、以及一切之上。跟誰對著乾都可以,但跟“我”擰巴肯定會出問題。如果心裡的“我”不能開懷,如果“我”都不愛現在的這個我,如果“我”痛恨我正在做的事情正在相處的人,那麼,“我”之外的一切,都沒法給你幸福感。
    此心安處,即是吾鄉。
    親愛的讀者,我們其實都在尋找“心安”的路上。我們很高興與您共過這段13年的旅程。我們內心珍存著每位讀者的意見和建議,批評或贊美,這曾是我們不斷進步的動力,也給了我們繼續前行的勇氣。
    感謝。祝福。  (原標題:找到此心安處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zi93zisxg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